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杂志,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18例恶性苗勒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苗勒混合瘤(MMMT)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女性生殖系统MMMT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9例进行了术后随访.结果:各部位MMMT的形态特征相似,均含有上皮及间叶两种组织成分,相互间有穿插和移行变化,组织成分形态多样,免疫组化有助于判断.恶性度与异型性、核分裂数及出血坏死程度有关.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化疗有效.结论:MMMT的诊断主要依......

    作者:宋蔚青;程晓东;陈晓端;赵承洛 刊期: 2002- 03

  • 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血管内皮细胞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染色,然后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MVD与患者性别、肿瘤生长部位、大小无明显相关;不同病理组织学级别间MVD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级别越高,MVD越大;瘤周水肿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之间,MVD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患者MVD高于未复发患者(P......

    作者:张冬;张哉根;卞修武;徐维帮;邹利光;王文献;王亚丽 刊期: 2002- 03

  •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14例原位癌和16例浸润癌中p53蛋白的表达,用PCR-SSCP检测了上述组织中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结果:p53蛋白在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22.6%(7/31)、42.8%(6/14)、50%(8/16),PCR-SSCP在各组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

    作者:杨举伦;蔡学敏;普苹;邹红;李涛;高飞;王力;张亚平 刊期: 2002- 03

  • 9例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SEG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9例SEGA的临床特点,观察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随访.结果:SEGA出现临床症状时多为青少年(10~20岁);好发于侧脑室,由大的节细胞样星形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NSE和Vim,不表达EMA;随访2~23月,8例存活.结论:SEGA为生长缓慢良性肿瘤,属WHOⅠ级,常伴随结......

    作者:陶琨;张福林;周范民;汪寅;袁亚 刊期: 2002- 03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转移、浸润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TIMP-2)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30例乳腺癌患者中MMP-2阳性表达14例,占46.7%,MMP-9阳性表达16例占53.3%,TIMP-1阳性表达4例,占13.3%,TIMP-2阳性表达3例,占10.0%.MMP-2、MMP......

    作者:王岩;刘晓霞;侯正文;柳春晖;马秀萍;陈丽萍;贾支红;方虹 刊期: 2002- 03

  • 乳腺针吸细胞学假阴性诊断分析

    目的:提高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72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744例,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93.67%,特异性96.43%,假阳性率3.57%,假阴性率6.33%,符合率94.09%.结论:针吸细胞学是乳腺肿块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注意触诊和重复针吸是减少假阴性的主要措......

    作者:徐慧琴;杨桂芳;罗峻 刊期: 2002- 03

  • 复发性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复发性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复习40例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复发的10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观察,并选用actin、desmin、ER、PR、PCNA、P53、c-erbB-2和bcl-28种抗体采用LSAB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复发性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瘤组织的异型性显著,核分裂象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并见黏液变性和肿瘤性凝固性......

    作者:黄志勇;章宜芬;张华勇;聂进军;吴鸿雁 刊期: 2002- 03

  • 阴茎癌中p53表达与HPV16、18 DNA的检测

    目的:研究阴茎癌中P53表达与HPVDNA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33例阴茎癌p53表达及PCR技术检测HPV16、18DNA.结果:33例阴茎癌中,p53阳性表达率51.5%(17/33);HPV16DNA阳性率30.3%(10/33);HPV18DNA阳性率3.03%(1/33).结论:阴茎癌中p53表达表明p53突变在阴茎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阴茎癌发生与HPV16和1......

    作者:拉莱·苏祖克;吾甫尔·尤努斯;陈晓;买买提·艾力;陈蓉 刊期: 2002- 03

  • 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尸检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全身各脏器的损害.方法:收集并整理18年SLE尸检材料,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LE可累及多个器官,以肾、皮肤黏膜、骨关节为主,脑部病变常见.16例有不同类型肾损害,11例有皮肤黏膜损害,9例脑损害.继发性肺部感染10例,肺结核6例.结论:SLE可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玉岳;崔全才;詹阳 刊期: 2002- 03

  • 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目的:预测非前哨淋巴结(non-SLN)转移,以筛选出转移局限于前哨淋巴结(SLN)的乳腺癌患者.方法:采用99mTc-SC作为示踪剂,对95例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成功发现91例患者有SLN(95.8%),其中85例患者SLN能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状况(93.4%).临床肿块大小(P=0.028)、肿瘤分级(P=0.04......

    作者:张杰;沈坤炜;尼尔马;柳光宇;吴炅;陈中伟;朱雄增;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