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
目的:观察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0例pPNET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形态学上表现为小圆细胞性呈大片状排列,其间可见纤维结缔组织间隔,瘤细胞呈非典型性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化显示NSE呈100%表达,Syn、S-100蛋白和Vim分别为80%(8/10)、60%(6/10)和66.7%(6/9).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组织......
作者:王志华;丁向东;牛俊扬;王晓秋;程荣璇 刊期: 2000- 02
-
143例霍奇金淋巴瘤的WHO分类草案应用及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WHO新分类的可行性,并且和Rye分类进行比较.方法:将Rye分类的143例霍奇金淋巴瘤重新按照WHO新分类草案分型,比较两种分类各型的构成.所有病人均进行随访.结果:本组男女之比为2.3∶1.在结节硬化型中并未见到欧美文献报道的女性多于男性的情况;79%的病人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90%病人的首发部位为颈部淋巴结.组织学分型:结节硬化型55例(38.5%),混合细胞型51例......
作者:赵春;张尚福;李甘地 刊期: 2000- 02
-
心脏原发性卵黄囊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心脏卵黄囊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标记对1例心脏卵黄囊瘤进行观察.结果:组织学瘤组织由多形性瘤细胞排列呈腺样、血管套样或网状结构,瘤细胞浆内外有玻璃样小滴.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AFP、AACT阳性.电镜下:肿瘤细胞胞浆内有微囊及致密电子颗粒,胞外亦见类似致密电子小体.结论:发生于心脏的卵黄囊瘤是极为罕见且高度恶性的,它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电镜检查可......
作者:张爱华;石群立;孙桂勤;严小娟 刊期: 2000- 02
-
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EB病毒在霍奇金淋巴瘤(HL)潜伏感染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EBER-1寡核苷酸探针以原位杂交(ISH)方法检测72例HL组织中的EBER;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HL中R-S细胞EBER-1和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3.20%和47.22%.HL中EBER-1检出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P<0.05),同时HL中的R-S细胞含有EBV潜伏感染期中......
作者:叶圣华;张声;陈林莺;林华 刊期: 2000- 02
-
MDR1基因表达与贲门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1例贲门癌组织、癌旁及35枚淋巴结中MDR1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贲门癌组织中MDR1阳性18例(35.3%),癌旁组织MDR1阳性2例(3.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1枚转移淋巴结组织MDR1阳性6例(28.6%),14枚非转移淋巴结中未见M......
作者:王延明;王爱民;高萍;陈志霞 刊期: 2000- 02
-
不同亚型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T细胞淋巴瘤(TCL)与EB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83例(6种类型)TCL进行研究,包括低度恶性30例(其中小多形21例、小淋巴细胞性9例),高度恶性53例(其中大/中多形31例、淋巴母细胞性9例、间变性大细胞性7例、透明细胞性6例).采用PCR检测EBV特征性的DNA序列(EBV-DNA)和ISH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每种类型TCL均有EBV的......
作者:郭瑞珍;何妙侠 刊期: 2000- 02
-
软组织及骨的小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
目的:阐述罕见的小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1例发生于双侧肩胛区、累及骨和周围软组织的小细胞型ALCL进行了光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和PCR基因分析.结果:病变以小到中体积的恶性淋巴细胞为主,局部可见大的间变性细胞,部分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呈花环状排列,肿瘤间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肿瘤细胞表达CD30和EMA,并具有T细胞表型和TCR-β基因重排.结论:此型......
作者:皋岚湘;丁华野;赵坡;钟梅 刊期: 2000- 02
-
cyclin D1、bcl-2和fas蛋白与霍奇金淋巴瘤R-S/H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cyclinD1蛋白与霍奇金淋巴瘤(HL)R-S/H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了40例HL中R-S/H细胞bcl-2、fas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bcl-2和fas蛋白阳性信号在R-S/H细胞中主要呈浆-膜型.在HL4种亚型(LP、NS、MC和LD)中bcl-2阳性细胞密度逐渐增高(P......
作者:黎岳南;冯德云;郑辉;蒋海鹰 刊期: 2000- 02
-
原癌基因bcl-6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表达及意义
目的:了解原癌基因bcl-6在一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表达情况,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bcl-6表达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观察112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分型和检测bcl-6表达.结果: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生发中心细胞、12例滤泡性淋巴瘤和16例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均可表达bcl-6,表达强度多为弱阳性,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陶琨;朱雄增;徐薇苓;陈忠伟;陆洪芬 刊期: 2000- 02
-
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与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和肺炎性假瘤的病理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对9例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和6例肺炎性假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男性多见,平均年龄58岁,干咳、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病理形态: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9例,细胞类型,CCL细胞性6例、小淋巴细胞性2例,淋巴浆细胞性1例.肺炎性假瘤6例.免疫组化证实,肺粘膜相关型淋巴瘤9例LCA+、L26+、IgM、κ或λ呈单克隆性,6例炎性......
作者:张江兰;徐天蓉;范钦和;张智弘 刊期: 2000- 02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瘤伴浆细胞增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2 左心房平滑肌肉瘤并术后6个月左上臂转移1例
- 3 骨巨细胞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 4 乳腺原发性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
- 5 上皮-间质转化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 6 乳腺癌中HIF-1α与Ki-67、Caspase-3和VEGF表达的意义
- 7 间变性大细胞性T细胞性淋巴瘤中EB病毒检测及CD56的表达
- 8 猪肢体移植皮肤活检的病理学观察
- 9 外阴Bowen样丘疹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
- 10 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 11 FSC-811法复查宫颈TCT检查阳性病例的结果分析
- 12 南京市临床病理室间质控评价标准介绍
- 13 卵巢恶性腺纤维瘤2例
- 14 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
- 15 阴道无色素梭形细胞型恶性黑色素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 16 泌尿道肾源性化生6例临床病理分析
- 17 EDTA高压修复法在石蜡包埋组织HPV原位杂交检测中的应用
- 18 卵巢非典型性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腺纤维瘤
- 19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133和ALDH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病理与鉴别诊断附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