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杂志,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火棉胶切片技术在软硬组织联合切片中的应用

    火棉胶组织切片制作技术在病理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口腔的颌骨、胎儿头颅,既有软组织也有硬组织,组织之间软硬度差别较大,组织块体积较大,采用石蜡切片还达不到目的.而火棉胶包埋切片技术,能够保持组织的完整性.笔者介绍火棉胶切片制作技术在牙齿、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等软硬组织联合切片中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王晶;苏良道;庞淑珍;孙开华 刊期: 2002- 03

  • 组织芯片技术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组织芯片(tissuechip)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生物芯片技术.本研究应用这一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insituhybridiza-tontechnology,ISH)检测230例人体多种常见肿瘤中端粒酶hTERmRNA和bTERTmRNA的表达.......

    作者:杨军;王康敏;苏宝山;黄莺;赵世平 刊期: 2002- 03

  • 细针吸取物石蜡切片的制作

    在行细针穿刺时因6~7号细针的吸出物量少,通常只能制作涂片.因涂片难以显示细胞间质、组织学结构等,故对肿瘤的分类、分型诊断准确性不高.经10余年对下列脏器包括肺、纵隔、肝、胰、前列腺、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及各种浅表肿块的细针穿刺实践,我们采用吸出物涂片加石蜡切片的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佩琴;吴春霖 刊期: 2002- 03

  • 塑料包埋不脱钙大块骨组织切片及染色

    近1年来,笔者采用Leica2500型切片机,制作塑料包埋不脱钙大块骨组织切片,获得8~10μm厚完整切片.游离片染色,着色效果良好.......

    作者:吕荣;徐新智;王军 刊期: 2002- 03

  • 细针穿刺微小组织沉淀浸蜡包埋技术

    针吸细胞学是临床病理诊断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体表和深部脏器占位的穿刺,获取细胞成分涂片,用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或其他炎症类疾病.我们将穿刺获取的微小标本包埋制片,应用组织学方法以期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作者:张穗;杨广英;孙莉;李军 刊期: 2002- 03

  • 肺原发性脑膜瘤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而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异位脑膜瘤比较少见,据报道可见于头颈部,包括眉间、额窦、眶内、口咽、帽状腱膜下、腮腺附近及头皮等处[1,2].1982年Kemnitz等[3]首次描述了1例罕见的肺原发性脑膜瘤,发生于59岁的老年患者.同年ChumaS等[4]也报道了1例肺脑膜瘤,以后文献中陆续有发生于肺的脑膜瘤的病例报道,迄今已有20余例[5~12].......

    作者:李新功 刊期: 2002- 03

  • 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p16、bcl-2在人类皮肤肿瘤中表达

    本实验运用三羟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原位观察皮肤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细胞凋亡、p16与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皮肤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关系.......

    作者:王成海;袁浩琛;杨邦杰 刊期: 2002- 03

  • 脉络丛乳头状瘤尸检及临床病理观察

    脉络丛乳头状瘤(choroidplexuspapilloma,CPP)起源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生长缓慢.尽管其生物学行为良性,因长于脑室常伴脑积水,导致占位与颅内高压,甚至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该病发病率极低,笔者在行婴儿侧脑室尸检时发现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对其做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与诊断.......

    作者:徐炜 刊期: 2002- 03

  • 不同组织学类型人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表达

    目的:观察来源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肺癌细胞系(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801,肺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57,个旧肺腺癌细胞系GLC-82和肺腺癌细胞系PC-84045)的维甲酸受体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和免疫组化显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对4株具有不同侵袭潜能、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RARs、RARβ和RXRs)进行检测.结果:4株细胞系的RARβ表达极少,甚至缺如......

    作者:蔡小强;谢作煊 刊期: 2002- 03

  • 肝素对大鼠Thy-1肾炎u-PA/PAI-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u-PA/PAI-1)在大鼠Thy-1肾炎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肝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抗Thy-1单抗成功制备大鼠Thy-1肾炎模型,并用肝素对其进行治疗,分别于1、3、7、14、21、28d处死动物并分别取其肾皮质.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u-PA/PAI-1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以观察肝素......

    作者:秦蓉;陈广平;张农;刘琛;张秀荣;郭慕依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