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PCMT)的发病学特点、病理组织类型及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HE染色,组化及免疫组化标记对9例PCMT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根据形态学发现和免疫组化结果,9例PCMT可分为心脏恶性间皮瘤(3例)、血管肉瘤(2例)、B细胞淋巴瘤(2例)、心包胸腺瘤(1例)及交界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结论:PCMT很少见,多见于中年男性,好发于心房,多数恶......
作者:叶明福;张哉根;王亚丽 刊期: 2002- 01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07例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s)进行临床与病理观察,进一步认识其临床病理特性.方法:分析107例PCNSLs的临床资料,行HE染色与免疫组化(ABC法)LCA、L26、UCHL-1、Lyso、α1-AT、MAC、GFAP、S-100蛋白、EMA等标记,并区分T、B细胞类型.结果:该肿瘤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以颅内压力增高或肢体麻瘫为主要表现.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
作者:张福林;陈宏;潘力;陈衔城;徐启武;王善祥;朱静静;周良辅 刊期: 2002- 01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IgH和TCRδ基因重排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δ链(TCRδ)基因重排情况.方法:用半重叠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gH及TCRδ基因重排.结果:57例NHL中41例(72%)发生IgH基因重排,30例(53%)出现TCRδ基因重排.结论:检测克隆性基因重排可以作为诊断NHL有效基因标志,NHL中存在系列不忠实现象.......
作者:王萍;王瑞年;卢健;陈诗书 刊期: 2002- 01
-
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开展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对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7年1月~1999年12月间2966例术中冷冻常规病理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手术室组良性病变占65.12%,高于病理科组的55.11%;手术室组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0.33%和0.66%亦略高于病理科组0.15%和0.50%;其次,手术室组日平均例数达到6.15例,比病理科组的1.68例明......
作者:陈丽荣;姚丽芳;周燕 刊期: 2002- 01
-
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报道2例罕见的椎管内软脊膜黑色素细胞瘤(0.05%),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58例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进行讨论.结果:2例均为女性,分别为14岁和46岁,肿瘤均发生于脊髓软脊膜,大体上呈黑色,包膜完整.光镜下见瘤细胞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混合而成,细胞无异型,大部分瘤细胞质内含有多量黑色素颗粒,核分裂象无或偶见(0~1个/10HPF......
作者:赵燕;李南云;周晓军;陈忠豪;吴波;马恒辉 刊期: 2002- 01
-
涎腺癌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涎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全部病例的组织学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结果:涎腺癌肉瘤临床表现常为迅速增大的颜面部肿物并伴疼痛.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常可见肉瘤和癌两种成分并存,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肉瘤以骨或软骨肉瘤为主.结论: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特点与涎腺其他恶性肿瘤较难区别,但涎腺癌肉瘤的恶性程度极高.......
作者:周峻;董绍忠;金岩;杨连甲 刊期: 2002- 01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观察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6例ALCL和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观察.结果:6例ALCL中,普通型2例、淋巴组织细胞型2例、ALK-变型2例,均可见单形性或多形性的标志性大细胞.普通型和ALK-变型大细胞沿淋巴窦内生长,而淋巴组织细胞型大细胞则呈散在分布;2例DLBCL形态上颇似ALCL;6例ALC......
作者:王志华;翁海燕;吴红阳;王晓秋 刊期: 2002- 01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在横纹肌肉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RMS)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βRⅠ,TGFβRⅡ)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49例经电镜或(和)免疫组化证实的横纹肌肉瘤及20例正常横纹肌组织中的TGFβ1、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GFβ1在RMS中的高表达率高于正常横纹肌组织(P......
作者:王华;杨光华;步宏;郭立新;周桥;于萍 刊期: 2002- 01
-
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与EB病毒、p53、p21ras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EB病毒(EBV)感染p53、p21ras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以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细胞p53、p21ras基因的表达及EBV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位杂交.结果:19例肠道NHL好发部位于小肠下段和结肠,以单发瘤结节多见,常伴有表面溃疡形成.经免疫组化证实3例为T细胞淋巴瘤(15.79%),16例为B细胞淋巴瘤(84.21%).依WHO分类,......
作者:顾依群;刘淑云;李宁;李敏;高子芬 刊期: 2002- 01
-
结外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淋巴瘤
REAL(修订欧美淋巴瘤)分类和WHO淋巴造血系肿瘤分类草案将源自自然杀伤(NK)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淋巴瘤作为同一类型列出,其中新认识到的作为明确病种结外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的淋巴瘤类型有肠道T细胞淋巴瘤(肠病相关或不相关)、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等.近年来国际淋巴瘤研究者已经认识到这些淋巴瘤在临床症状、组织学、免疫......
作者:李挺;尹洪芳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Movat五色套染法的改进及应用
- 2 黏液型滑膜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 3 肺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周围型腺癌的关系
- 4 基于TCGA数据的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相关miRNAs筛选
- 5 Fhit、p53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
- 6 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褪色后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
- 7 膀胱癌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 8 自制脱水盒在全自动密封式组织脱水机中的应用
- 9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并文献复习
- 10 肺原发性软骨肉瘤2例及文献复习
- 11 髓母细胞瘤10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分析
- 12 男性乳腺腺肌上皮瘤1例
- 13 食管、肺重复癌1例
- 14 乳腺肌上皮细胞标记的研究进展
- 15 火棉胶切片技术在软硬组织联合切片中的应用
- 16 乳腺癌石蜡组织FISH检测预处理方法
- 17 Tafazzin基因在Barth综合征及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8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USP10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19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假阴性原因分析
- 20 左肩瘢痕疙瘩样皮肤纤维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