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胆管细胞癌中CtBP1、Zeb1、Zeb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eb1、Zeb2、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及其靶基因E-cadherin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CtBP1、E-cadherin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胆管细胞癌及癌旁组织芯片中CtBP1、Zeb1、Zeb2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CtBP1在胆管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4.44%和17.86%,Zeb2分别为34.92%和10.71%,E-cad......
作者:胡洁;边立会;王晓玉;杨月丽;张小玲;肖胜军 刊期: 2017- 04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HPV感染及p53、 p16、 EGFR、Cdc2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初步探讨HPV感染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6例涎腺ACC手术标本,分别采用PCR-DNA反向点杂交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DNA及p53、p16、EGFR及Cdc2表达,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Kaplan-Meier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多......
作者:孙玉满;吴蒙;韩凤艳;刘宏侠;杨俊泉;汪宏斌 刊期: 2017- 04
-
脱落细胞学在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各种慢性口腔溃疡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7例临床难以确定其溃疡性质的慢性口腔溃疡行脱落细胞学检查.术后病理或临床治疗效果验证作为终诊断,终诊断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查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5.3%,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10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5.4%,细胞学检查与终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符合率为67.0%.结论脱落细胞学......
作者:吴丹凤;韩晓兰;朱维明;李俊 刊期: 2017- 04
-
非小细胞肺癌中BRAF V600、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BRAFV600、EGF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DNA测序法检测146例NSCLC标本中BRAFV600、EGF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RAFV600基因突变率为7.5%(11/146),与患者吸烟史有关(P=0.04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
作者:韩义明;饶兰;丁莉;郑杰;杨婉;沈金花;邹先进 刊期: 2017- 04
-
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发生于骶骨的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8例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6.4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镜下见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束状、交织状排列,无明显栅栏状排列和“verocay小体”结构,未见明显......
作者:林军;杨道华;华莹奇;陈安 刊期: 2017- 04
-
外周细胞淋巴瘤中TET2和DNMT3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TET2和DNMT3A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T-celllymphoma,PTCL)中的表达及其与PTCL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CD3、CD4、CD10、BCL-6、CXCL-13、CD30、ALK免疫标记将PTCL分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Tcelllymphoma,AITL)、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periphera......
作者:孙孟琦;王丽丽;冉雯雯;李宏;邢晓明 刊期: 2017- 04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分析PD-L1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和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3例ESCC组织中PD-L1的表达,PD-L1阳性分别被定义为1%与5%的肿瘤细胞阳性.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肿瘤表达PD-L1的患者有预后较好的趋势,但差异......
作者:刘亚岚;蒋冬先;侯英勇;徐一凡;宿杰阿克苏;曾海英;高峰;张小垒;徐晨 刊期: 2017- 04
-
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中KRAS、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相应肝转移灶中KRAS、PIK3CA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原发灶癌组织及相应肝转移灶组织中KRAS、PIK3CA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1.03%(18/58)、25.86%(15/58),常见的突变位点为G12D;PIK3CA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8.62%(5/58)、10.34%(......
作者:韩丹丹;郗彦凤;白文启;高宁;王丽丽 刊期: 2017- 04
-
miR-21通过PDCD4调控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目的探讨miR-2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方法检测miR-21在H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使用miR-21抑制剂后,观察HCC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变化;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21可能的靶基因.应用miR-21抑制剂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其对靶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HCC组织中miR-21表达......
作者:印滇;杨莉;张亮;缪亚军;冯秀;王以浪 刊期: 2017- 04
-
FoxM1抑制剂下调Rad51增敏顺铂对骨肉瘤耐药细胞的化疗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FoxM1是否调控DNA修复基因Rad51参与顺铂(CDP)对骨肉瘤耐药细胞化疗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逐步增加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骨肉瘤耐药细胞系并分别命名为MG-63/R和HOS-MNNG/R.q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FoxM1和Rad51的mRNA及蛋白表达;耐药细胞中4μmol/LThiostrepton处理后qRT-PCR、Westernblot......
作者:朱霞;鲁康洋;江燕;尹玉;胡勇;蔡永萍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内皮祖细胞携带KAI1/CD82基因对人鼻咽癌细胞裸鼠模型肺转移的影响
- 2 抗HER-2工程抗体chA21对人卵巢癌SKOV3裸小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 3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6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
- 4 食管鳞状细胞癌伴Paget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5 乳腺颗粒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 6 颏部皮肤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
- 7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 8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中Rb、MCM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9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10 肺转移性子宫平滑肌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 11 前列腺癌中EZH2 mRNA及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 12 疣状癌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的对比分析
- 13 乳腺肿瘤冷冻切片诊断中快速EliVision技术的价值
- 14 肝细胞肝癌发病过程中HBVx及COX-2的作用
- 15 胃肠道间质瘤中MMP3、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6 肺纤维平滑肌瘤型错构瘤1例
- 17 骨肉瘤中c-ki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8 耐TAM大鼠乳腺癌细胞移植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 19 妊娠合并子宫成熟性实性畸胎瘤1例
- 20 p63和S-100蛋白在富于巨细胞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