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杂志,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年第10期文章
  • 胃癌中Bmi-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利用胃癌组织芯片探讨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提供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90例胃癌和8例正常胃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5.6%,而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刘红梅;徐丽;崔雪花;李柱虎 刊期: 2012- 10

  • 淋巴管肌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0例LAM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HE切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α-SMA、HMB-45、D2-40、PR、ER,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女性9例,年龄17~53岁,平均39岁,男性1例,年龄19岁,6例影像考虑为肺LAM,胸部CT平扫+高分辨显示:双侧肺野内可见弥漫型分布大小不一小囊样透过度......

    作者:杜雪梅;昌红;陈弈至;沈兵;张建英;高颖 刊期: 2012- 10

  • 重链沉积性肾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重链沉积性肾病(heavychaindepositionnephropathy,HCD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1例HCDN肾脏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弥漫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症伴膜增殖(Ⅰ型).免疫表型:IgG、C3d在肾小球系膜大量均匀沉积,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Bowman囊和肾小管基膜呈线性沉积;淀粉样P蛋白系膜区和血管襻不规则少量......

    作者:黄克强;谢晓元;曲利娟;曾德华;李玉红;郑智勇 刊期: 2012- 10

  • 急性间质性肺炎2例尸检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a,AIP)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患者进行系统病理解剖,观察死因.结果2例尸检肺组织均可见弥漫的肺泡损伤,纤维增生,肺泡隔增宽;肺泡腔内广泛的透明膜形成,并见水肿液;肺泡腔内见息肉样机化物.结合临床特点、影像学结果诊断为AIP.结论AIP是一种原因不明、爆发性起病、并快速进......

    作者:江瑞康;刘华;王玉玲 刊期: 2012- 10

  • 骨内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诊断及与其他黏液性骨肿瘤的鉴别

    目的探讨骨内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angiomyxoma,AA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骨内AAM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观察,并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将其与1例软组织AAM、1例黏液样软骨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1例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2例黏液性脂肪肉瘤(myxoid/roundcelllip......

    作者:宫丽华;孙晓淇;孟淑琴;刘宝岳;黄啸原 刊期: 2012- 10

  • 子宫阔韧带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trophoblastictumor,ETT)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子宫阔韧带ETT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月经紊乱半年入院,B超提示盆腔包块,手术标本见肿块位于子宫左侧阔韧带.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及膨胀性生长方式.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CK、C......

    作者:邹亮;张芸;欧阳莉;高慧淳;周建洪;朱敏媛;刘文 刊期: 2012- 10

  • 外阴及阴道Ewing肉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发生于外阴及阴道的Ewing肉瘤(Ewing'ssarcoma,EWS)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2例发生于外阴及阴道的EWS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分别发生于37岁及29岁女性,肿块长径为5~8cm.病理形态学显示:肿瘤组织由紧密呈片或小叶状分布的细胞组成.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细胞膜均弥漫CD99着色,FLi-1核着色......

    作者:曹培龙;王鸿雁;王凯;王春宝 刊期: 2012- 10

  •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淋巴瘤亚型检测中的应用

    淋巴瘤是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它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1],淋巴瘤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8位[2].在HE染色和免疫组化单一标记的基础上诊断淋巴瘤有时较难,尤其是遇到肿瘤细胞同时存在较多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情况.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免疫组化方法,以不同的酶系统催化不同显色底物呈现不同颜色,从而在同一张切片上同时显示两种不同抗原的表达.本文应用T/B......

    作者:刘洪博;刘艳彩;张新丽;侯素平;邱雷;张晓娟 刊期: 2012- 10

  • 介绍一种骨髓穿刺活检标本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近年来骨髓活检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但国内制片、特殊染色技术尚无统一标准.本文现介绍作者在工作中探索出的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莫明聪;陈国勤 刊期: 2012- 10

  • 一种复合固定脱钙液在临床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临床病理检查经常遇到骨及钙化组织标本,常规处理方法是先固定,待充分固定后进行脱钙处理,然后进入常规制片程序,到完成病理诊断需要较长的时间.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固定、脱钙处理,其速度快、效果好,同时制成的切片又和常规处理的不含骨组织的切片一样,不影响对病变组织的诊断?一直是病理同行探讨的问题.我们从复合固定脱水A-F液的配制中得到启示,该操作方法简单、省时、固定脱钙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司明远 刊期: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