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杂志,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第7期文章
  • 肝细胞癌中DEK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DEK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92例HCC和58例癌旁肝组织标本中DEK的表达,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织芯片检测结果中实际有效146个,其中HCC组织88例,癌旁肝组织58例.HCC、癌旁肝组织中DE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8%、5.2%,HCC组织中DE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

    作者:林黎娟;蔡英兰;张晓燕;王研;金政 刊期: 2011- 07

  • PAS联合苏木精染色在干眼结膜印迹细胞学中应用

    印迹细胞学检查(impressioncytology)是一种简单易行、无创伤、重复性高的眼表面细胞学检查方法.1977年Egbert等[1]首次报道该方法,目前已成为眼表疾病研究尤其是干眼疾病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检查结果与结膜活检结果相同[2],由于其取材特殊性,与普通石蜡标本切片不同,染色结果易受标本处理、染色周围环境温度及时间影响,染色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作者对其进行摸索并进行改良,现报......

    作者:孙新成;李如龙;卢国华 刊期: 2011- 07

  • MicroRN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

    miRNA是隶属于非编码RNA家族并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类重要分子,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是基因组上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是形成肿瘤易感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miRNA基因也存在SNP并与肿瘤有关联,该文就此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尤伟艳;李锋 刊期: 2011- 07

  • 结直肠锯齿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锯齿状腺癌是结直肠癌的一种亚型,其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的7.5%,具有独特的组织学与病理学特点,包括癌组织呈浸润性生长,隐窝上皮呈锯齿状形态,胞质呈嗜酸性或嗜中性,具有空泡样核,核质比例低等.锯齿状腺癌分为锯齿状、黏蛋白状、小梁状三种生长模式.其产生机制主要沿两条锯齿状通路即传统锯齿状通路和广基锯齿状通路.该文主要就结直肠锯齿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发病机制、预后等方面做一概述.......

    作者:徐升;王鲁平 刊期: 2011- 07

  •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研究进展

    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于无肝硬化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平均发病年龄为26岁.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组织学主要表现为实性细胞巢,细胞为大多角形,深嗜酸性粗颗粒状胞质,半数病例胞质内可见苍白小体.囊泡状核,核仁明显,显著的板层状胶原纤维.免疫组化:铜结合蛋白、CK7、α1-抗胰蛋白酶可见阳性.苍白小体PAS染色阳性.目前治疗......

    作者:龙卫国;吴建农 刊期: 2011- 07

  • 解读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Ⅱ)

    2010年第4版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1]与前一版分类[2]相比,胃肠道上皮性肿瘤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类别(如遗传性弥漫性胃癌、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肠道锯齿状病变等)、新的组织学变异型(如壶腹部胰胆管型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和胰胆管型腺癌、大肠筛状粉刺样型腺癌和微乳头状腺癌),许多消化道上皮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进展.......

    作者:周晓军;樊祥山 刊期: 2011- 07

  • 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相关处理和操作

    恰当的组织处理是做好免疫组化染色的先决条件,也是决定染色成败的内部因素[1].在组织细胞准备过程中,不仅要求保持组织细胞形态的完整,更需要保持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使之不受损失或弥散,防止组织自溶.很显然,在一张组织或细胞已坏死、抗原已丢失的材料上,再好的技术和抗体也难以成功染色.本文就组织标本及时取材、固定、组织脱水和包埋、切片以及免疫组化规范操作等过程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与技术人员一起学习交流,......

    作者:马恒辉;周晓军 刊期: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