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食管息肉状肉瘤样癌伴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性,56岁,背痛1年余,进食哽噎、疼痛伴体重下降20余天.消化道钡透:下段食管腔内分叶状充盈缺损约4cm×3cm,表面不光滑,可见不规则钡纹、钡斑,并有短蒂附着于食管壁,附着处食管黏膜粗糙,壁稍僵硬,病变段食管腔扩张.提示食管腔内占位病变.食道镜见距门齿35~40cm处左侧壁突起结节样肿物,累及食管1/2周.......
作者:王秀荣;郭效忠;高远;邢荣格;张俊明;王传苓 刊期: 2002- 04
-
双侧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合并左侧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患者女,41岁,因腹痛、下腹部包块数月入院.查体: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未见肿大.妇科检查:子宫后位略增大,宫颈肥大、轻糜,左侧附件区扪及一11cm×8cm×7cm混合性包块,触痛.B超:左侧附件区探及13.8cm×6.9cm×11.5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晰,边缘欠规则,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囊性部分见少量分隔;左肾实质回声增强,集合系统扩张呈花瓣征.CT:子宫左、后上方扫及囊实性肿块1......
作者:刘静 刊期: 2002- 04
-
石蜡切片后粘胶技术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染色是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别是外院来会诊的石蜡切片和蜡块,大多数是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但这些切片往往经抗原修复技术处理后部分或全部从载玻片上脱落,延误诊断.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石蜡切片后粘胶技术能克服这种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芸;文晓笛;刘健;陈森林 刊期: 2002- 04
-
一种简便的组织蜡块表面脱钙法
在常规组织制片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含有钙化的组织蜡块或脱钙不全的骨组织蜡块,它们往往会使组织切片时破碎不全,影响切片的完整,给诊断造成困难,而且还将会给切片刀带来严重的缺口,影响切片刀的再次使用.我们在工作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利用组织蜡块直接进行表面脱钙,弥补上述不足,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炜;马恒辉;孙桂勤;孟奎;周晓军 刊期: 2002- 04
-
术中印片对易误诊为恶性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在乳腺肿块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中,某些乳腺良性病变,如硬化性腺病及放射状瘢痕、导管乳头状瘤病以及微管腺病,有时难以与癌相鉴别,易发生过诊断,常需依靠石蜡切片甚至特染或免疫组化始能做出鉴别诊断[1,2].我们同时应用术中细胞学印片与冷冻组织切片对硬化性腺病及放射状瘢痕(CSL/RS)、导管内乳头状瘤病(IP)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细胞学在乳腺特殊类型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磊;蔡红光;杨惠英;高学忠;俞国宝 刊期: 2002- 04
-
RT-PCR法检测软组织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小片段mRNA
有研究报道RT-PCR方法可以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融合基因表达,并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1].我们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了一组软组织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看家基因卟吩胆色素原脱氨酶(phosphobinigendeaminase,PBGD)小片段mRNA表达情况,探讨软组织肿瘤石蜡组织中小片段mRNA保存情况及RT-PCR的可行性.......
作者:魏永昆;孙孟红;王坚;朱雄增 刊期: 2002- 04
-
提高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肿瘤基因效果的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基因,阳性率偏低的主要因素是DNA双股螺旋没解开,碱基对不能外露.根据原位杂交技术,用盐酸水解蛋白质,高温使DNA解链,快速冷却让自由单链成线团结构(变性),再用氢氧化铝钾修复和聚集抗原,造就了抗原与抗体在分子表面互补性结合的环境.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法表达的肿瘤基因有较高的阳性率,特别是阳性物质如ER、PR受体,p16、p53蛋白,Ki67,c-myc等能准确的表达于细胞核.......
作者:杜德利;范慧;王万忠 刊期: 2002- 04
-
一张玻片上分别显示HID-AB-PAS及HP的染色法
目前HID-AB-PAS及幽门螺杆菌(HP)特染已作为胃镜病理切片的常规诊断内容,前者可检测上皮黏液性质,后者便于查找HP.我们尝试在同一张切片上进行两种特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吉心;卢根福;陈剑瑛;王登山 刊期: 2002- 04
-
胸腹水沉淀物琼脂石蜡双包埋切片法与常规涂片法的对比
长期以来医院病理科常规采用胸腹水直接涂片法检查,但常规涂片法中癌细胞的检出率低,是目前临床病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之一是常规的细胞涂片法所收集的细胞数量少而致癌细胞检查出现假阴性,而标本中大量细胞又随残液弃去.同时,由于涂片法存在厚薄不均,细胞重叠堆积和浓厚的涂片背景,以及只能观察少数细胞及单个细胞形态变化等缺点,常常造成诊断困难,有时须多次送检才能得出结论.为了克服这一不足,笔者将胸腹水沉......
作者:郭智俊;彭桂香;潘乃梁 刊期: 2002- 04
-
内窥镜活检组织包埋方法的改良
内窥镜目前在我国各级医院较为普及,作内窥镜检查的人也不断增加,我院每年作病检的内窥镜的例次占全年总病检例次的26.9%~32.5%,多者为胃镜,由于取材方法及部位较固定的特点,我们对传统包埋方法进行了改良,使用镶嵌法及一片法包埋和切片,使用8年多以来,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代奎;宋容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
- 1 肺原发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2 子宫峡部内膜腺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 3 扁桃体淋巴瘤470例病理类型构成分析
- 4 口腔鳞癌组织中PTPRK基因的异常表达及甲基化分析
- 5 原位PCR技术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中的应用
- 6 p53、c-Myc、p21介导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7 误配修复与化疗抵抗
- 8 胸壁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1例
- 9 首发消化道症状的十二指肠转移性肺小细胞癌1例
- 10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 11 p-mTOR在腔面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12 成纤维细胞及角朊细胞生长因子对HCE16/3细胞的趋化作用
- 13 多脏器恶性肿瘤术后肝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14 金雀异黄素与乳腺癌相关信号通路
- 15 乳腺包虫囊肿1例
- 16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漏诊与误诊15例分析
- 17 超声组织快速处理仪在小标本石蜡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 18 组合染色法观察过敏及哮喘死亡者不同器官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分布
- 19 AMACR/P504S在胃黏膜高度异型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 20 具石棉样胶原纤维的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