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
骨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比较少见,自Evans1965年首先报道1例发生于左胫骨上端的平滑肌肉瘤以来,国内外共报道百余例,由于骨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诊断定性也困难,加之发病率较低,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刻,作者参阅有关文献及自己的研究,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免疫组化以及电镜在其诊断上的意义、治疗原则和预后综述如下。......
作者:仲召阳;吴晓华 刊期: 2001- 02
-
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与皮肤假性淋巴瘤
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学者首先报道发生在中老年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病程进展缓慢、对局部治疗有良好反应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此后在北美和其他地区也发现同样的病例,并指出此类肿瘤占皮肤所有淋巴瘤的2%〔1〕,约占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25%〔2〕。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是好发于中老年人四肢或躯干皮肤,少数为皮下组织。一般为单发,也可多发。病损为暗红色、棕色到紫色的皮肤斑丘疹,表面光滑。发生在皮下组织为结节状。......
作者:杨关虎;徐天蓉 刊期: 2001- 02
-
阿霉素复制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的研究
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其形态学改变和临床表现与人的微小病变肾变病相似,是国内外公认的理想的微小病变肾变模型.......
作者:张悦;魏民;王谦;楚非;严京;李伯光;贾旭 刊期: 2001- 02
-
一、二期梅毒疹中吞噬细胞形态的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在其组织病理炎症反应中,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1〕。但在局部发挥吞噬和免疫反应并有效地杀伤病原微生物的炎性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这两种吞噬细胞〔2〕。为了探讨它们在一、二期梅毒病变的皮肤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在电镜下对其组织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
作者:张晓东;脱朝伟;王岩 刊期: 2001- 02
-
恶性淋巴瘤11年动态分析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ML)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ML发病率占恶性肿瘤总数的3%-4%.近几十年来ML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本文分析了我院1986-1996年ML病理资料.......
作者:宋兰英;赵彤;朱梅刚;仁明清 刊期: 2001- 02
-
Lennert淋巴瘤是否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
Lennert淋巴瘤以上皮样细胞均匀分布于整个淋巴结为特征,故1952年Lennert建议将淋巴上皮样淋巴瘤归为霍奇金氏病的一个亚型。后来,人们认识到它是一种T细胞淋巴瘤。20世纪80~90年代又发现增生的细胞CD4阳性,认为它起源于辅助T细胞,该病诊断的重复性差,故欧美修改淋巴瘤分类(REAL分类)中未将其划为一独立类型,即周围T淋巴上皮样细胞型。该肿瘤还被认为是CD4+辅助T细胞肿瘤。因相对较......
作者: 刊期: 2001- 02
-
具有滤泡生长方式的淋巴瘤
Baehr与Rosenthal〔1〕在1927年描述了一种所谓的恶性淋巴滤泡增生性疾病,提示淋巴滤泡与某些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关联。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具有滤泡生长方式的淋巴瘤都被认为是滤泡性淋巴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发现不少类型的淋巴瘤都可具有滤泡生长方式,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L)、粘膜相关型淋巴瘤(MALT-ML)、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LNMZL)、脾脏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
作者:徐天蓉;李百周 刊期: 2001- 02
-
恶性淋巴瘤WHO新分类的特点
1WHO新分类及其特点1995年,美国血液病理学学会和欧洲血液病理学家协会的52名专家共同参与制订血液和淋巴组织肿瘤性疾病的WHO新分类,共成立了10个分组国际委员会,分别制订髓细胞肿瘤、淋巴组织肿瘤、肥大细胞疾病以及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的分类。每个分组制订的推荐分类提交给由Jaffe、Harris、Diebold、Flandrin、Miller-Hermelink、Vardiman、Berar......
作者:朱雄增 刊期: 2001- 02
-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
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spindlecellhemangioendothelioma,SCH)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病变,由Weiss和Enzinger于1986年首先报道〔1〕。原先认为SCH属于一种低度恶性或中间型的血管内皮瘤〔2〕,但近几年来的研究报道显示〔3~9〕,SCH系良性反应性血管病变,或为一种伴有血管畸形的错构瘤性病变。SCH在临床及组织学上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如不熟悉则容易将其误诊为海绵状......
作者:王坚;朱雄增;张仁元 刊期: 2001- 02
-
胰腺母细胞瘤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岁。因发现腹部肿物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其母无意发现患儿上腹鸡蛋大小肿物,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无触痛。无明显消瘦。查体见上腹微膨隆,上腹中部扪及一6cm×6cm大小肿物,较韧,活动度可。CT示腹腔探及一10cm×8cm肿物,其内可见钙化点,考虑腹膜后“畸胎瘤”,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大部游离,基部位于胰腺头、体部,表面分叶状,包膜完整。切除部分胰腺组织,将肿瘤完整切......
作者:尹鲁皖;王家耀;孙光茂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尿道管状绒毛状腺瘤局限区癌变1例
- 2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肿瘤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3 比较实时荧光 PCR 法与 Sanger 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
- 4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 5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 6 胃腺癌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 7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9例临床病理分析
- 8 Feulgen的染色标准化
- 9 美国病理医师认证
- 10 卵巢癌中HE4、Sma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1 黑色素性室管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 12 组织病理技术室在CAP认证工作的体会
- 13 阴茎包皮梅毒
- 14 乳腺导管原位癌研究新进展
- 15 原发于腹膜后的淋巴系统疾病25例临床病理分析
- 16 原发性输卵管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
- 17 77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 18 精索原发平滑肌肉瘤1例
- 19 印戒细胞淋巴瘤1例
- 20 As2O3对胃癌细胞中肿瘤干性相关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