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入选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部信息研究所认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目总览》“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中文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国内主要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俄罗斯《文摘杂志》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双月刊,彩色图文混排,铜版纸印刷。设有论著(专家论坛、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技术交流、综述、外科病理系列讲座、外检经验谈、病理读片、CPC、诊断释疑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出版部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3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73/R
邮发代号: 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
- 国际刊号:1001-7399
- 国内刊号:34-1073/R
- 出版周期:月刊
-
DNA芯片技术及其在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长期以来,传统的建立在电泳基础上的基因表达、序列测定、突变和多态性检测等研究方法,耗时费力,一次只能有限的观测一个基因.近年来DNA芯片(DNAchips)技术的应运而生[1~3],是基因分析技术的一项重大革命,使我们能够一次性地对上千种基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在基因组整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本文仅对DNA芯片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及其对医学科学发展的影响做一简要介绍,探讨其在病理学研究中......
作者:张建中 刊期: 2000- 04
-
误配修复与化疗抵抗
细胞能精确地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其中必有信息传递保真度维持系统;其二,不断发现肿瘤组织中较正常组织明显为高的遗传信息失真,表明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保真度维持系统在肿瘤组织是不健全的.......
作者:陈修煦;来茂德 刊期: 2000- 04
-
原发性乳腺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p16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16蛋白与乳腺癌病理分型、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刘天卿;邢广莹;侯晓春;张众 刊期: 2000- 04
-
56例脑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1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1985~1998年脑外科手术标本中脑转移性肿瘤56例,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其中部分病例作免疫组化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粘液染色.11例做了电镜观察.......
作者:陈静华;张新华;孟奎;张泰和 刊期: 2000- 04
-
小儿恶性淋巴瘤与EB病毒的相关性
1材料和方法23例标本均取自1978~1998年间外检标本,全部标本均常规制成HE切片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分型.EBV和p53检测为用超敏S-P试剂盒、鼠抗EBV(LMP)和突变型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同时取15例14岁及其以下病理诊断为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的淋巴结行EBV和p53蛋白检测作为对照,上述免疫组化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
作者:黄春鑫;李捷艳;郑雪梅;林岳生;倪继军;黄君健 刊期: 2000- 04
-
粘液样平滑肌肉瘤形态学与免疫组化观察
粘液样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子宫和阔韧带,常表现出侵袭性及核分裂数与肿瘤恶性度不一致.作者采用常规病理诊断结合免疫组化、细胞DNA分析,观察与肿瘤恶性度及生存复发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凤山;吴波;钱宁;仓为民 刊期: 2000- 04
-
大鼠严重烫伤淋巴组织细胞凋亡的原位TUNEL及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后大鼠淋巴组织内细胞凋亡状况.方法:采用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应用原位组织TUNEL技术及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烫伤后3、6、12h3个时相点大鼠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凋亡细胞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结果:烫伤后6、12h,在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并见其呈散在分布于胸腺的皮质、脾的白髓及肠系膜淋巴结的皮质淋巴小结之间.结论:严重烫伤可致大鼠淋巴组织的细胞......
作者:宋屿娜;林忠清;林海;林雪怡;余英豪;卢瑜;钱祥明 刊期: 2000- 04
-
单细胞显微切割术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单细胞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和研究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瘤细胞,并检测其是否存在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方法:采用单细胞显微切割技术从HL组织切片中获得其瘤细胞Reed-Sternberg/Variant(RS/V)细胞,提取DNA后,利用PCR扩增HCMV立即早期基因片段.结果:单细胞显微切割可将RS/V细胞从......
作者:闫庆国;黄高昇;朱德生;王哲 刊期: 2000- 04
-
外源表达EGR-1对肝癌及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对肝癌和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技术将EGR-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于无EGR-1转录、表达的肝癌及食管癌细胞株中,观察外源高表达的EGR-1对二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及致瘤性的影响,以空白载体为对照.结果:转染EGR-1的HHCC细胞株(肝癌)和ECa109细胞株(食管癌)的生长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S期细胞比例分别减少45.......
作者:郝淼旺;刘彦仿;梁英锐;吴名耀 刊期: 2000- 04
-
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在实验性肝癌间质差异形成中的意义
目的: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TGF-β1mRNA在实验性大鼠胆管细胞性肝癌(CC)和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探讨肝癌间质差异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肝癌组织经HE和AlcianBlue染色确认CC或HCC,用TGF-β1反义RNA探针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同时以TGF-β1正链,β-actin反义RNA探针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CC中多数癌细胞内TGF-β1mRNA有......
作者:朱蕾;路建平;朱世能;林肇辉;野村慎太郎 刊期: 2000- 04
动态资讯
- 1 2 022例乳腺病理会诊病例分析
- 2 以皮疹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9例临床病理分析
- 3 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 4 原位PCR技术在检测鼻咽癌组织中bcl-2基因重排的应用
- 5 舌印戒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1例
- 6 原发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
- 7 结直肠癌组织中CD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8 杂交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中c-MET与ROS1 FISH实验的影响
- 9 结直肠癌中IGF-Ⅱ、IGFBP-6的表达及意义
- 10 卵巢的嗜酸细胞性肿瘤
- 11 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
- 12 非小细胞肺癌中MMP-9和MMP-13的表达及意义
- 13 Mirco-CT在大鼠肾结石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14 乳腺癌干细胞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 15 神经鞘黏液瘤1例
- 16 脊髓内肠源性囊肿1例
- 17 组织芯片制备过程中的体会与注意事项
- 18 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GLUT1与COX-2表达的关系
- 19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卵巢癌细胞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
- 20 全自动荧光原位杂交仪实验条件的优化及与手工方法的对比